最后获得参赛资格的马琳成为了中国男乒卫冕的最大功臣
2010莫斯科世乒赛男团决赛
中国3比1德国
2009年年末,一场由许昕、张继科和马龙发动的“青春革命”,使“二王一马”的王朝开始瓦解。
这场“革命”发生在国乒“直通莫斯科”选拔赛上:第一阶段,许昕率先获得团体赛参赛资格。紧接着,异军突起的张继科又在第二阶段决赛中战胜马龙,获得第二张门票。第三阶段,马龙战胜李平抢得第三张门票。第四阶段“奥运三虎PK大决战”,两战全胜的王皓抓住了机会,获得第四个直通资格。最后一场“马王终极赛”,马琳在落后的情况下抓住王励勤刹那间的犹豫,以3比1击败对手,踏上了莫斯科末班车。
几乎没人能预想到,最后获得参赛资格的马琳,成为了中国男乒卫冕的最大功臣。
莫斯科世乒赛男团决赛,中国女乒的失利让对手们看到了获胜的契机,以波尔为核心的德国队再一次向中国队发起冲击。而中国队方面,刘国梁在赛前敏锐地觉察到王皓内心的犹豫,临时替换张继科上阵第三场。女队输球、临时换将、对手士气正盛,特殊的背景下,让这场决赛注定艰难。
首盘比赛由马龙迎战波尔,凭借前三板变化和速度优势,马龙率先启动并连下两局,眼看胜利在即,波尔突然调整战术,尽量加强旋转,并主攻马龙正手位。这个变化打乱了马龙的节奏,继而导致他心态发生重大变化,马龙的出球质量大打折扣,无谓失误渐增,最终波尔3比2逆转胜出,中国队开局不利。
重压之下,马琳在第二盘比赛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优势,以凶狠的发球抢攻和多变的落点意识,以3比0战胜奥恰洛夫,将大比分扳平。第三盘,首次参加世乒赛团体赛的张继科经受住了考验,以3比1战胜许斯,为中国队实现了比分上的反超。
第四盘比赛是双方一号队员的直面碰撞:马琳对阵波尔。使用无机胶水之初,波尔曾在公开赛中战胜过马琳,但之后马琳在技术上进行了调整,打法不再像过去那样单纯依靠正手,而是形成了以正手为主、展开全面进攻的技术风格。首局比赛,马琳在10:5领先的情况下被波尔逆转,但是马琳没有慌乱,依旧按照自己的特点去打,战术执行得非常坚决。形成相持后,马琳在处理球时比马龙更强硬,反手位果断侧身,防守更靠近球台,尽一切可能给对手施压,最终马琳连下三城,3比1击败波尔,帮助中国队实现了世乒赛男团五连冠。
马琳vs波尔
莫斯科世乒赛对中国男乒影响深远,也是国乒真正意义上“改朝换代”的开始。不论是输球的马龙还是赢球的张继科,甚至在旁观战的许昕,都从这届比赛之后迅速成长起来。错失末班车的王励勤跌出主力阵容,力挽狂澜的马琳也在这场比赛后状态滑坡,2011年鹿特丹世乒赛,王励勤和马琳双双止步8强,张继科、王皓、马龙的奥运班底也露出了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