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陀山上北控冬奥山地运行团队以赛时保障标准持续练兵
北京冬奥会前的最后一个雪季渐近尾声。记者获悉,在海拔2198米的小海陀山上,北控冬奥山地运行团队正抓住宝贵时间,每天进行索道运营、造雪压雪、赛道防护、安全救援演练,以赛时保障标准持续练兵。
半个多月前,冬奥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赛道上,迎来2022年北京冬奥会首场测试赛。10天时间里,运行团队严阵以待,上演全要素的冬奥会赛时演练。测试赛结束后,队员们可没工夫歇着,这段时间,他们继续为国家队运动员训练提供运行保障。
凌晨5时,当第一声起床铃响起时,索道团队所有成员马上起床,甚至来不及把早饭吃完,就得坐上班车,前往工作岗位——他们是冬奥山地运行团队大家庭中起得最早的团队。索道是连接高山滑雪中心各条赛道的“大动脉”,保障索道安全高效运营,是整个山地运行工作的基石。
打开索道系统,看着实时气象监测数据,阵风风速有时可达24米/秒,这样的风速可以把大拇指粗的树枝像气泡一样轻易吹断,在山谷中逆风飞翔的小鸟,奋力振翅,却还是在原地打转。在无奈发出停运通知的同时,团队每个人都没有丝毫松懈,仔细检查索道设备,对吊具吊厢全面清理消毒,时刻监测风速变化……终于,风速降低,索道达到运行要求,团队迅速发出恢复运行通知,顺利把国家队运动员和工作人员送上指定训练地点。
如果说索道团队起得最早,那么造压雪团队则是睡得最晚的团队——为保障运动员白天正常训练,造压雪通常都在夜间进行。
16时30分,开完工作总结会后,忙碌一天的造压雪团队重回岗位。连日来大风扬尘天气,把树枝、石头、尘土等吹上赛道,这将严重影响运动员的滑行安全,造压雪团队决定连夜解决这个难题。为让每一寸赛道都变得平整,压雪车往往要在一条雪道上反反复复操作20次。这样的精细作业一直会持续到次日凌晨4时40分。
造雪同样是通宵作业。夜晚风大,造雪机造出的雪很容易被大风吹得偏离预定位置,为此,造雪队员每两个小时就要驾驶雪地摩托,在漆黑的赛道上巡视检查。气温太低,造雪机喷出来的雪打在队员衣服上,很快就结了冰,连工作用的手电筒也完全被冰裹住。
早晨6时,天刚蒙蒙亮,赛道防护团队一天的工作也开始了。赛道两侧的防护网,是保护运动员的一道重要屏障。连接防护网如细线穿针,为保证穿孔准确迅速,队员们只能戴一个很薄的手套,往往是只穿了几个孔,就要停下来搓一搓冻僵的手指,如此反复。
为服务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的高山滑雪中心和雪车雪橇两个场馆的运行保障工作,2018年7月,北控集团成立了北控京奥场馆运营分公司。公司以冬奥会竞赛为核心招募行业精英组建专业山地运行团队,加入北京冬奥组委滑雪战队,按照冬奥标准培养造雪、压雪、山地救援、制冰修冰等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