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少年不是热血动漫里的棒球英豪这是一部纪录片
来源:搜狐体育网
《棒!少年》不是热血动漫里的“棒球英豪”,这是一部纪录片,纪录了一群并没有实现什么梦的孩子,甚至更可悲的是他们甚至没有什么梦。这部纪录片更大的表达在于棒球之外,可棒球对于他们却又是那么的重要,棒球居然会让观众感到如此“痛”。
看完这部电影会想起那部很著名的《篮球梦》,选取了两个少年作为主角,一条棒球队训练的主线,穿插两个少年生活的辅线。和大部分纪录片一样,影片没有刻意去构造戏剧冲突,更多只是日常碎片的拼接,但是少年的成长,棒球队的周游,球队经营的困境,少年的困苦生活,这些段落之间的冲突,还是产生了触动观者拉扯人心的张力。
看到《棒!少年》这个片名,第一时间让人联想到的就是励志、酷炫、万众瞩目、热血沸腾,但就像棒球这个项目在中国的乏人问津一样,这部纪录片体裁的影片也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那怕是顶着First青年电影展上获得最佳纪录长片和观众选择荣誉奖,仍旧难逃票房的惨淡。首日上映电影排片仅1%,上映10余天票房也仅仅500万,但这部电影获得了好口碑,豆瓣评分8.7,说明了这样一群孩子的故事让看过这部电影的为数不多的观众深受感动。
从片名看,这是一部体育纪录片,从海报看,很容易将它简单的归为励志题材,从剧情看,很可能会产生“公益宣传片”的印象,虽然这些先入为主的概念也不能算错,但就是这么一部不那么体育也不励志还并不“公益”的纪录片却让走进电影院的观众动容。影片中血脉喷张的情节少之又少,也没有刻意渲染少年们的热爱来煽情,甚至连棒球基本的规则介绍都没有。导演用镜头纪录的是少年的命运,因为棒球他们的轨迹似乎划向了另一个方向。
这部影片没有用常规励志电影的套路,叙事节奏有些松散,这是纪录片的通病,很多时候是因为素材不够,但反而让电影透露出更多的日常化,生活化的美感。
看懂这部纪录片 并不需要懂棒球
导演将镜头聚焦于人,一群通过棒球“叫板人生”的特殊的孩子们。他们不是我们印象中的棒球少年,没有岁月静好阳光明媚的人生,这群少年大多父母去世、失踪或者离异,有的家长身体丧失劳动能力,有的是贫困留守儿童,他们是一群“孤儿”,虽然并非法律上所定义的孤儿。
他们生活在“黑暗”的角落中,因为棒球他们似乎有了一个“家”,生命有了一个盼头。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孩子来了这里就不愿意走的原因。这里并非条件优越,宿舍是活动板房和平房、训练草坪也是用分割成一块一块的零散草垫铺成的,基地还因为种种原因搬迁了多次,常常要面对刚搬过去就面临拆迁,然后重新搬走的命运。
棒球训练更是艰苦,冬天少年们的手被冻得红肿像胡萝卜,可即便如此,很多孩子愿意来基地,而且来了就不想离开,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生活条件已经是他们在老家无论如何也享受不到的待遇了,来自偏远地区的留守儿童们面临的困境是:穷、破、偏,他们人生的轨迹似乎就是潦草的上几年学,然后辍学外出打工,用体力讨生活。但棒球似乎给了他们另外一种可能性,影片中一个叫小双的男孩,有次教练带他回家探亲,小双唯一的亲人对他说:“你在那里好好干,再也别回来我们这地方。”这里面的辛酸与无奈令人落泪。
观看本片,会发现它根本不是一个体育题材纪录片,确切地说,它更关乎于生存处境与人生选择。所以不需要懂棒球也可以看这部影片,它不止于棒球甚至不止于体育精神,影片中更强烈的是社会问题的表达,只是从一个更不为人知的角度来切入,导演避免了泛泛而谈,令这个故事这群少年非常鲜活真实的出现在镜头之中,并传达出极强的力量感。
仿佛每天都生活在赛末点上的少年
强棒爱心基地的创始人孙岭峰曾是国家棒球队的职业运动员,2010年退役后,做过江苏省队的主教练,运营过中国棒球联赛,他发起了“棒球天使救助计划”。
该计划主要针对贫困家庭7~9岁身体健康的孩子展开,意图通过长期投入,让孩子们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棒球技能,为他们的人生开发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而纪录片的焦点,就是这群少年。
马虎和小双的生活成长环境,虽然只是浮光掠影几笔带过,却也足够勾勒起二人原生家庭的大致轮廓。
马虎生于西部农村,母亲早在他小时候便离家出走,父亲也未过多参与他的成长,由奶奶带大的他常靠过分外向的性格来掩饰内心的自卑。在家乡,他是同龄人中的孩子王,在爱心基地,他也要争当“老大”。但事实上,从他“衣锦还乡”后周边人对他的调侃中可以窥见,所谓的“老大”,或许并不光鲜。
另一位少年小双的身世更加离奇。他本是双胞胎中的弟弟,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去世,母亲也不见踪影。家里养不起兄弟两个,欲将他送人,却因为个头太小惨遭对方嫌弃。于是,哥哥被送走了,他留了下来。但是,他的命却差点没保住,最后还是亲人的一念之仁让他活了下来。苦难从未在这个孩子的生命中缺席。
影片中师爷这个角色很让人动容,相比于自己的徒弟在外做招商推广,在他身上反倒看见了对棒球运动那份纯真的爱。对孩子的爱和儒雅的教导即便暴躁如马虎,也能体会到。
导演通过这样两个极具代表性又互相映衬的主人公,带领我们走进了棒球少年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敏感与脆弱,他们的骄傲与坚强,都通过他们那一张张因为日复一日的训练而冻得红通通的脸,呈现于大银幕之上。
本片的剪辑是金马奖得主廖庆松,剪辑对素材的重构和融合的确做的很好,尤其马虎球技长进的片段,将训练画面和打桩机的声音剪接在一起,伴随一桩一桩的打击声,马虎逐渐就有了棒球手的模样,这个段落在影像剪辑上处理得很妙。
影片中,少年们的高光时刻来自于一场美国的比赛。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生平第一次坐上飞机,飞向另一个国度,除了对个人未来命运的期待,甚至多了些身披国旗、为国而战的荣誉感。
对于基地的所有人而言这场比赛都意义非凡,他们甚至从未想过可以带着梦想飞如此遥远,然而他们输掉了那场近乎被血洗的比赛,比赛中他们一次次的怒吼就像是在向命运叫板,若是一部写好剧本的故事片,他们或许会赢得这场比赛,但现实不是电影,纪录片中少年们抱在一起痛哭。带伤上阵的小双哭得最撕心裂肺。
训练基地里的少年们没有条件考虑自己是不是喜欢打棒球,是不是有所谓的天赋。打棒球,就是唯一的活路。就像是片中的爱心棒球基地的创始人说:“如果不打棒球,我就是一流氓。”这群一无所有的少年。有的只是叫板命运的一口气。
师爷曾经对这群孩子们说:你们有的能进国家队,有的能进北京队、天津队,高中拿到全国前三名,还有的有机会免试上大学。
他们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群少年仿佛每天都生活在人生的赛末点上。
电影结束 这些少年的人生并未结束
导演的镜头中一切都只是在按照时间的顺序,简简单单很平凡地发生着。不像写好的电影剧本,具有很强的戏剧张力。但是这些平凡中,却有着足够真切和足够深情的力量和希望。
那种力量,来源于我们对这些棒球少年的希冀,对他们未来的畅想,对他们成长路上的凝视,还有对和像他们一样的,无数个生长于贫瘠和无望的世界的孩子们的关切。所以这里的棒球不是一场体育比赛,而是孩子们人生的一场较量,它超越了体育本身,却非上升到精神力量,它是下落到实实在在的现实,那怕输掉了那场比赛,孩子们还是会继续生活。那怕赢了那场比赛,或许回来仍旧面对一样残破的现实,并不会改变什么,少年们逆风挥棒,只是期待着能叫板命运翻盘人生。
电影结束时,那场好像意义重大的比赛的胜负已分,可这些少年的人生才刚刚开始。